游客
题文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12~13题。

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水循环

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

A.改变淮河流域气候 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的流量 D.实施北水南调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苏北、苏中地区农民向苏南和东部其他沿海地区流动,形成了规模巨大民工流。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江苏省民工流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然资源地区差异是民工流的主要原因 ②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是民工流的主要原因
③苏南城市化程度高于苏中和苏北④民工流对城市化进程没有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江苏省内部民工流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重点打造苏南城市圈
C.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缩短时空距离
D.发挥自身优势,加速当地工业化

下图是信风带中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处的水温最可能为

A.16.5℃ B.17.5℃ C.18.5℃ D.19.5℃

关于图示海区表层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流经台湾附近
B.位于大陆东岸
C.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D.使西欧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暖湿润

图中洋流流经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有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该河流域的是

A.降水稀少 B.出现“地上河” C.喀斯特地貌发育 D.有伏旱现象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虚线框内为某河道局部放大图,H为一河心沙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地形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山脊大致为南北走向
B.山谷大致为东西走向
C.地形类型为山间盆地
D.地势中部高,南北两侧低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此时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受暖气团控制,可能有降水
B.乙地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大
C.丙地位于冷锋锋前,降水概率较小
D.丁地吹东北风,降水概率较小

对于虚线框内河段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大致为自东南流向西北
B.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Q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H的面积可能减小
D.若在该河段上游修筑水坝,则该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如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日地距平比由m变至n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巴西高原由旱季过度到雨季
D.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当日地距平比为m时,杭州(约30°N)正午太阳高度最可能是

A.83.5° B.70° C.40° D.36.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