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 A为小车,B为电磁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绳对小车拉力F近似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 |
B.通过作v-t图像求加速度,可以更好地减小误差 |
C.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一般为4—6V)直流电源 | |
D.![]() |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小车的加速度a/(m·s-2) |
1.25 |
1.00 |
0.80 |
0.50 |
0.40 |
小车的质量m/kg |
0.400 |
0.500 |
0.625 |
1.000 |
1.250 |
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 |
2.50 |
2.00 |
1.60 |
1.00 |
0.80 |
根据上表数据,为进一步直观反映F不变时与m的关系,选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m·s-2)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在答卷纸上画出图像
(3)请你根据你所画的图像求出该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F为 ▲ N.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mm
(2)在描绘电场等势线的实验中yszplg,在安装实验装置时,正确的做法是()
A.在一块平整木板上依次放复写纸、白纸、导电纸 |
B.导电纸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应该向上 |
C.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电极a、b必须与导电物质保持绝缘 |
D.连接电极a、b的电源电压为交流4~6V |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8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m/s。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7所示的图形,图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用两只弹簧秤或用一只弹簧秤时,都将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拉到O点,实验中要比较的是图中▲和▲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力▲是实验直接测得的合力。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小车搁置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纸带连接车尾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来测定小车的加速度a,小桶通过细线对小车施加拉力F。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测得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⑴ 根据测得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a-F图象。
⑵ 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
为_________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⑶ 若要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需要调整实
验装置,可采取以下措施中的( )
A.增加小车的质量 |
B.减小小车的质量 |
C.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 |
D.适当增加小桶内砝码质量 |
(1)要用伏安法测量Rx的电阻,已知电压表内阻约几kΩ,电流表内阻约1Ω,若采用甲图的电路,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择“偏大”或“偏小”);若Rx约为10Ω,则采用(选“甲图”或“乙图”)的电路误差较小。
(2)无论是用甲图或乙图测量,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电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有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I.第一组按如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由电压表、电流表内阻造成的误差可以基本消除,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1,开关S2接2,调节可变电阻RP和RW,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较大,并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和I1;
②保持RP的阻值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请你在②的横线上用简要的语言写出未完成的主要操作步骤,并用字母表示相应的测量值;
(B)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第二组同学利用如图丁的电路测量,其中R1是电阻箱,R2=72Ω、R3=100Ω。合上S,当R1未调至图中所示阻值时,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会偏转,将R1调至如图中所示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回到零位。
读出图中电阻箱的阻值为R1=Ω,
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为Rx=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