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阶段 |
|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
|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
| D.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
图甲为某农村聚落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 实际水平距离为425 米。图乙为沿PQ 一线所做的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据此回答5~6 题。
(已知:tan30°=0.58、tan35°=0.7、tan40°=0.84)
该地的纬度约是()
| A.31°S | B.36°S | C.31°N | D.36°N |
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地形为背斜山 | B.乙处草坡因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
| C.图乙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 D.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 |
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读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地形区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方向 |
| B.南北方向 |
| C.东北———西南方向 |
| D.西北———东南方向 |
图示区域拟建一乡村聚落,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址是()
| A.甲处 | B.乙处 |
| C.丙处 | D.丁处 |
我国西北某地某年4月17~20 日气温和气压变化情况。读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月17—20 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及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 A.暖锋;绵绵细雨天气 | B.冷锋;大风沙尘天气 |
| C.气旋;大雾天气 | D.反气旋;冻雨天气 |
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 |
| 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 |
| 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 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读下面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
(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
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
| 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 |
| 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
| 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 |
| 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 |
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健全社会监管机制②加大科技投入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读宁夏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宁夏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上呈现南少北多的分布格局,其原因主要是
①年平均总云量南多北少
②年日照时数南少北多
③北部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
④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