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在100ml 12mol·L—1的浓HNO3中加入足量的铁粉,最终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A.几乎无气体产生 | B.等于6.72L[来 |
C.等于13.44L | D.介于6.72L至13.44L之间 |
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含氯类消毒剂,其中的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氯胺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 |
B.氯胺的电子式为 ![]() |
C.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
D.氯胺中氯的化合价为+1 |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化合价越高 |
B.同主族的单核阴离子,其还原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D.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对应的含氧酸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
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Fe3++SO42-+Ba2++3OH-=BaSO4↓+Fe(OH)3 |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
D.NaHSO4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H++SO42-+Ba2++OH-=BaSO4↓+H2O |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2 NA |
B.标况下,22.4L氯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C.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
D.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
下列关于Li、Na、K、Rb、Cs的叙述均正确的一组是
①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②氧化性最强的是锂原子
③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它们的氧化物都只有M2O、M2O2两种形式
⑤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会发生爆炸
⑥密度按Li―Cs顺序呈依次递增趋势
⑦离子半径: Rb+>K+>Na+、Cs>Cs+>K+
⑧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A.①③⑤⑦ | B.①④⑤⑥⑦ | C.①②⑥⑧ | D.①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