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材料二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峻。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发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指出:“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最近又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愿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对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表明“中国愿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政府确定的十项措施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2)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确定的十项措施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3)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主张“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政治学依据。
(4)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十八大报告提到“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据此回答: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我国应怎样更好地实现社会分配公平?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死亡人数官方公布超过20万人。灾区状况:持续混乱、骚乱不断、物资难进城、救灾欠组织、信息不灵、政府陷于瘫痪,救援进展缓慢。第6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对遭受强烈地震的海地表示声援,呼吁各国给予海地及时有效的救援。联合国则从中央应急基金紧急调拨1000万美元启动援助工作。联合国人道救援机构则迅速全面动员起来,协调国际社会的援助;世界粮食计划署紧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地震灾区提供粮食援助。
结合材料回答:
(1)从国际组织的分类上看,联合国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
(2)结合材料简述联合国的作用。
材料一 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要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有了巨大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与民主进步的关系认识不够,使得民主制度建设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未达到完全同步。这说明,我们必须对民主问题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
结合材料回答,我国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
美国医改几经波折:1962年肯尼迪总统提出为老年人设立医疗保险未获国会通过。1994年克林顿总统提倡的全民医疗保险法案止步于国会。2010年奥巴马总统提出医改方案后,共和党议员在国会中一直加以阻挠,美国医疗保险协会、医师协会、药品企业等团体也明确反对。后经几番妥协修改,最终得以通过。但法案经奥巴马签署生效后仅7分钟,以共和党人为主的美国13个州的总检察长随即宣布将对联邦政府提起诉讼,理由是医改法案中部分条款违背美国宪法。
结合材料,请说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弊端与实质。
2009年11月15日~1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首次访华,中美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
试比较两国在国家结构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