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他们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使一个钢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用数码相机拍摄钢球从桌面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然后用方格纸做背景,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该组同学得到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三张连续照片的局部图,由图可判断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特点是;
(2)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离开桌边时的初速度大小为m/s.
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0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忽略不计;
电流表1:量程50mA、内阻r1=20Ω;;
电流表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4Ω
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如右图所示电路图中的电流表A1应该选择电流表(填“1”或“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滑片应该移到端(填“A”、“ B”或 “无要求”)
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表达式为Rx=.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中,悬点正下方P点处放有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作平抛运动。在地面上放上白纸,上面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用重锤线确定出A、B点的投影点N、M.用米尺量出AN的高度h1、BM的高度h2,算出A、B两点的竖直距离,再量出M、C之间的距离s,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的质量为m.求: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v0 =
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ΔEP = ,动能的增加量ΔEK= .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 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
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支持力的大小为。
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的大小为
。
为了测定电流表A1的内阻,某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
A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μA,内阻约为100欧姆;
A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是200μA;
R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是0~999.9欧姆;
R2是滑动变阻器;
R3是保护电阻;
E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 V,内阻不计;
S1是单刀单掷开关,S2是单刀双掷开关。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采用接法(填“分压”或“限流”);
②、根据上图所示电路的实物图,请在答题纸上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上相应的代号。请将该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①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移到最;(填“左端”或“右端”)将开关S2扳到接点a处,接通开关S1;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电流表A2的读数是150μA;
②将开关S2扳到接点b处,,使电流表A2的读数仍是150μA。
③若此时电阻箱如图所示,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g=欧。上述实验中,无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位置,都要保证两只电流表的安全。在下面提供的四个电阻中,保护电阻R3应选用。(填写阻值前相应的字 母)
A.200 千欧 | B.20 千欧 | C.15 千欧 | D.150 千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