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 “‘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

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

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  )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所示的决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___;“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解决温饱成效显著
C.小平南巡改革深化 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