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主权属于人民全体 |
| C.天赋人权 |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
|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941年中共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
|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
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 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
|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