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我国目前以GDP为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没有能够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同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表示,我国将逐步建立绝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核算是在现有的GDF核算基础上.扣除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因而更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奥运低谷效应”反映了奥运会的举办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基本内容是说近几届奥运会事实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观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相关的需求会出现萎缩,因此,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一般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这被称为“奥运低谷效应”。
材料三、2009年6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结束访华行程回国。盖特纳此次访华最大的成果是为中美首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成功举行铺平了道路,这个新机制将此前存在的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合二为一。有关专家认为,虽然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但中美之间在核心利益方面仍存在分歧,这决定了中美在谈判桌前将不可避免进行激烈的博弈。
(1)我国启动绿色GDP核算体系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10分)
(2)有人据此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会放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
(3)结合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美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材料一去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前往地方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后经反复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最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通过创新推动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材料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形成过程。(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振兴文化产业措施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出台《规划》的依据。(12分)

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重要意义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一: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政府执法工作做得如何,群众心里最清楚。某市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通过听证会的形式让市民和政府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一个市民说:“这种面对面的监督,才是实实在在的民主,实实在在的监督。”
材料二某市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市政府的几十个部门和直属单位成为其中评议的对象。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市政府展开全体干部会议,对群众意见较大、满意率排在最后的五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分别作出免职、降职等处理决定。市政府领导明确表示:凡是人民群众满意率低的干部,一律不能过关。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公民通过什么方式行使监督权?
(2)我国公民呢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3)我国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是通过什么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过程?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