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B.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水,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小农经济的依赖性 D.小农经济的优越性

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这是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它最有可能出自于()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

A.人性的解放 B.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平等与博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