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1850年
1887年
1914年
1936
1949年
人口数(千人)
414699
377636
455243
510789
541670
人均收入(元)
43.8
35.9
41.22
50.51
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年—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罗斯福新政中,其政策措施中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有
①实行美元贬值②开展“蓝鹰”行动③实行“以工代赈”④稳定农产品价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下列体现了这一努力的重大事件是
①中共“七大”②土地改革③重庆谈判④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与以下哪件事关系最为密切
A中苏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主要成员国
B中国是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C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提高了国际威望
D中国提出和平共处外交原则被世界各国公认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到:“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D.军民鱼水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