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4)小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则此时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选填“>”、“<”或“=”).
(5)当小明同学闭合电路的开关后,电路中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
第一种:小灯泡较暗,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程度,可能在连接电路时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填“AB”或“CD”)两端点连入了电路中;
第二种: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可能小灯泡处_____(填“短路”或“断路”)。
第三种: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6)小明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I-U图像(图丙),根据图像,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图23

 

(7)进一步分析图像可知,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丝电阻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型号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L(㎝)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伸长量△L(㎝)
0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L 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伸长量为㎝(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小王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简单水温表电路。图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保持不变,R0是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R为铭牌上标有“10Ω 1A”的滑动变阻器,Rt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采用“0~0.3A”的量程。

⑴小王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向Rt上擦一些常温的酒精,并用扇子对着Rt扇风,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电流表示数(选填“变小”或“变大”);
⑵如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那么该电路最大能测量的温度是℃;
⑶为了能测量0~100℃的水温,且当水温达到100℃时,要求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调为   Ω,0℃应该与电流表刻度盘的A位置对应,如果电流表刻度盘改画为指示温度的刻度,且每10℃画一条刻度线,这个刻度盘的刻度(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⑴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⑵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⑶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J;
⑷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中各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并分别填在a、b、c处。

a.℃b.㎝c.kW·h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 =l0Ω,R3= 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5Ω 1A”。
(l)请在图甲中的虚线框内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R1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下I 1
②用R2替换R1接入电路,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R3替换R2接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也大于1.5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实验继续进行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