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4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下列选项与材料相关的是

A.民族意识觉醒 B.革命取代改良 C.国民大革命爆发 D.新文化运动兴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960年5月,英国、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和奥地利7国组成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联盟内部的成员国间取消工业品贸易关税,但不执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即仅是个自由贸易区而已。与之相比,欧盟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A.发达国家组成 B.区域经济集团
C.体现超国家性 D.反对贸易保护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在1901年的一场演讲中说道:“对我们美国人来说,接受欧洲学者和欧洲书籍的教导,是非常熟悉的经验;听欧洲人说话,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相对地,我们却没养成让欧洲人听我们说话的习惯;而且第一个冒险做出这种事的人,将会因为自己的放肆,而深表歉意。”造成如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 B.美国人善于学习,谦虚谨慎
C.美国工业产值已傲视全球 D.美欧之间意识形态比较接近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致电国务院,“总结起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对该电文认识不正确的是()

A.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提出了遏制苏联扩张的理论
D.促进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这说明()

A.世界出现和平契机 B.苏联处于战略优势
C.苏美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D.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合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