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鲁迅一生以笔做刀枪。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他开始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1926年却不得已去了厦门;次年又被迫来到广州,可是到了那里不久,著名的“4·12清党”发生,于是他旋即来到上海。下列关于鲁迅辗转流离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他无法容忍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在南方没有反革命势力
C.当时广州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在上海有可以容身的租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古文言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她”最早出现于

A.新思想的萌发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B.国家、地区之间对抗日益激烈
C.全球剧变引起世人忧虑 D.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开始形成

《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①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
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③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
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
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