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告成立,其重大意义有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 ②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全面发展 ④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
|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
|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
|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
|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
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 | D.①③④ |
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
|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
|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
| D.确立了“联俄”政策 |
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
|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
|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
|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实业救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