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 | D.沙尘暴 |
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上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台湾地区某年水资源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是()
A.蒸发、下渗 | B.下渗、入海 |
C.蒸腾、蒸发 | D.蒸发、入海 |
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开发利用比例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表为2012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
日期 |
最佳观赏区 |
10月17日 |
海拔400米以上山区 |
10月31日 |
海拔200米以上山区 |
11月10日 |
全市 |
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 B.地形 | C.风 | D.气温 |
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A.新疆喀纳斯 | B.吉林红叶谷 |
C.南京栖霞山 | D.广东石门谷 |
图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图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最热月等温线图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 该地区()
A.地处南半球 | B.沿岸暖流流经 |
C.此时降水较多 | D.受信风带影响 |
图示河流()
A.大致从北向南流 | B.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
C.流量季节变化小 | D.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
全球变暖以后,副热带高压在我国夏季有向北移动的趋势,直接影响了雨带的推移。据此,回答2013年副高总体表现为面积偏大、位置偏北,导致()
A.长江流域持续低温 | B.东北洪涝灾害严重 |
C.南方降水明显增多 | D.华北春旱灾情加剧 |
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判断()
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
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
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
此地()
A.位于90ºE,昼长12小时左右 |
B.位于120ºE,昼长12小时左右 |
C.位于9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
D.位于150ºE,昼长15小时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