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186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第15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合众国或任何一个州对于合众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为奴隶,拒绝或剥夺之。”这法案获得通过的原因是

A.1787年宪法的施行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巴黎公社的影响 D.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人民权利和自由实行保护的是

A.《资政新篇》 B.1954年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帮助成吉思汗陵榇(棺材)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