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一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
B.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 |
C.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 |
D.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
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
(2014高考真题)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
下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 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
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
B.各国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