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具体表现在
|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 B.工业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在长达四年多的斗争和妥协中, 到处充满了妥协的痕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均得到了某种照顾。也许,这才使这部结构上残缺不全、内容上反民主的宪法得以长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中横线部分应填上的是()
| A.法国1875年宪法 | B.美国1787年宪法 |
| C.英国《权利法案》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 )
| 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
| B.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 |
| C.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
| D.联邦权力与州权划分 |
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世界排名 |
1860年 |
1870年 |
1890年 |
1900年 |
1970年 |
| 第一 |
英国 |
英国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 第二 |
法国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苏联 |
| 第三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日本 |
| 第四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法国 |
德国 |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公元3世纪初,罗马各行省的社会关系日益接近首都的社会关系。居民逐渐分裂为三个由极复杂的成分凑成的阶级(或集团):富人、没有财产的自由人、广大的群众——奴隶。“前两个阶级对于国家即对于皇帝来说,几乎同奴隶对于奴隶主一样没有权利。”从法律角度看,这反映出( )
| A.罗马法不能有效维护富人利益 |
| B.罗马法是专制统治工具的本质 |
| C.公民法的适用地域得到了扩展 |
| D.罗马法消弭了帝国内部的矛盾 |
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 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
| 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 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