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
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
B.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C.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
D.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 |
近代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某国”是()
A.英国 | B.法国 | C.德意志 | D.美国 |
“(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工业复兴法”违宪。这最能体现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联邦制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民主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 |
华盛顿说:“我们要么在一个首脑的领导下组成联邦,要么成为互相牵制不已的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3个主权国家,你斗我,我斗你,又一块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同归于尽。”材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美国()
A.建立联邦制的必要性 |
B.建立邦联制的必要性 |
C.实行三权分立的必要性 |
D.实行两党制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