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观察钠与水反应 的现象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1000mL溶解,振荡摇匀。 |
C |
稀释浓硫酸 |
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 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的氢氧化钠 | B.石墨棒 | C.盐酸溶液 | D.固态氯化钾 |
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A.电泳 | B.电解 | C.凝聚 | D.渗析 |
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
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
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
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A.纯净物、混合物 | B.金属、非金属 | C.纯净物、化合物 | D.含氧酸、无氧酸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制品易生锈 |
铁、杂质碳和水膜形成了原电池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