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 回答下列问题:所用铁粉中若有杂质,欲除去不纯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__        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FeCl3溶液

此步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经除杂后的铁粉进一步干燥后装入反应容器。
(2)反应发生后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____。
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学生把B中反应后的产物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                      (2分)
(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是FeCl2溶液,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下列是治疗口腔炎症的药物华素片(西地碘片)的部分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
活性分子碘(I2),含量1.5 mg/片
贮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有效期
二年

请根据上述说明回答:
(1)推断华素片________(填“是”或“不是”)白色。
(2)某同学欲证实该药片中确实含有分子碘,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药片研碎、溶解、过滤,所得滤液分装于甲、乙两试管中备用。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下列一种试剂,振荡、静置,观察到液体分层,若上层液体颜色为________色,则所加试剂为下列中的________,由此说明存在分子碘。
A.苯
B.酒精
C.四氯化碳
D.盐酸
③在乙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溶液变蓝色,也能说明存在分子碘。
(3)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如以途径Ⅰ制取I2,加的Cl2要适量,如过量就会发生途径Ⅲ的副反应,在该副反应的产物中,IO与Cl物质的量之比为1∶6,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已知IO在通常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而在酸性溶液中则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被其氧化的有________(多选倒扣分)。
A.Fe3 B.F C.ClO D.I

(12分)(1)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四种酸氧化性相对强弱的实验中发生的有关问题:
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浓硝酸;④稀硝酸,能随即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微热则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加热后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由此可以得到上述四种酸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盐酸、硫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酸。请就其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 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 mL。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10分)现有X、Y、Z三种非金属元素,A、B、C三种金属元素,已知有如下情况: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3)XZ易溶于水,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两摩尔X的单质可与一摩尔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摩尔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5)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6)A的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棕褐色固体,该固体溶于水呈棕黄色溶液。
(7)B与Z形成的化合物BZ2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8)C的单质与Y单质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为淡黄色。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XZ、X2Y和BZ2的化学式:XZ________,X2Y________,BZ2________。
②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A的单质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的单质与Y单质反应生成淡黄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Z单质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反应,则此空不必填写)
⑥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持续地通入氯气,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速力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补铁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打开这种药片的密封膜,发现其外观为淡黄色。
(2)将“速力菲”投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发现溶液变浑浊;慢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变得澄清透明并显黄色;滴加KSCN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学生甲由此断定“速力菲”的主要成分是三价铁盐。
(3)学生乙的操作与甲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他动作敏捷,且在振荡前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结果发现:溶液仅显示淡红色。乙同学认为“速力菲”的主要成分不是三价铁盐而是亚铁盐。
(4)为了确认甲、乙的结论是否正确,学生丙将乙所得的淡红色溶液分成两份继续进行实验:

试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中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另一同学的结论不合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的实验①说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写出与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③中的实验现象,丙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是过量的双氧水与Fe3结合生成了某种稳定的新物质;另一种则是过量的双氧水将SCN氧化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确认哪种假设更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实验目的,本次实验尚未完成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2)要配制500 mL 0.2 mol·L-1的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①在天平上称取a g绿矾(FeSO4·7H2O),将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将所得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每次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①a g绿矾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
②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配制时遗漏步骤④,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若操作步骤②时有溶液溅在容量瓶外,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