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有 (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0C时的2倍 |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g和N均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
| B.tRNA分子是单链结构,不含氢键 |
| 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成分 |
| D.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健连接 |
下列关于稳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性密切相关 |
| B.植物激素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
|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 |
| D.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调查发现两个家系都有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的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 C.II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
| D.若II9与II10生育一个女儿,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l/9 |
植物基因D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研究发现,在基因D中插入某小段DNA序列后,植物出现了性状的改变。该变异()
| A.使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
| B.破坏了基因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 C.导致染色体中基因数目与次序的变化 |
| D.导致种群基因库和生物进化方向的改变 |
科学研究发现: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
| B.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
| C.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
| D.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