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__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_______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4)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⑦中的[ ]________。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________(填标号)中。
(2)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供给。
(3)细胞结构①~⑦中不具有生物膜的是[ ]________。④结构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
(4)细胞间的识别与⑥ 中的________有关。
如图甲中Ⅰ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和Ⅲ是非同源区段,在Ⅱ和Ⅲ上分别含有X和Y染色体所特有的基因,在果蝇的X和Y染色体上分别含有图乙所示的基因,其中B和b分别控制果蝇的刚毛和截毛性状,R和r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B和b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段,R和r基因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区段。
(2)在减数分裂时,图甲中的X和Y染色体之间有交叉互换现象的是________(填序号)区段。
(3)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一刚毛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B和b两种基因,请写出该果蝇可能的基因型,并设计实验探究B和b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
①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刚毛,雄性个体全为截毛,说明____________;
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截毛,雄性个体全为刚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玉米子粒的有色与无色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两种纯合类型的玉米杂交,F1子粒全为有色,用F1与纯合子粒无色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F1×纯合子粒无色,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3:1;
实验2: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有色:无色=15: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 可推知,与玉米子粒有关的基因A、a和B、b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2)实验2的F2中有色子粒玉米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让实验1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无色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
(4)从实验2得到的子粒有色玉米中任取一株,用子粒无色玉米的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统计这个株系的子粒颜色及数量,理论上可能有 种情况,其中为子粒有色:子粒无色=1:1的概率为 。
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就此问题。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其中某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
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⑤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两处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 浓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 |
细胞数目(个/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小鼠发生癌变的原因及有关问题:
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下列条件可称为致癌因子的是___________。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②化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③已知一小鼠癌变前基因型为AABB,现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癌变后小鼠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