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11分)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10。
材料二 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

(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并说明原因。
(4)请在下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A________、B________(写简称)。(4分)
(2)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_____,从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4)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_______(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________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5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决定在图中甲地(24°37'S,70°24'W)建天文台,其位于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玛沙漠腹地,天文观测气象条件优越。东部安第斯山地有不少高山雪峰,图中乙地(32°30'S,70°07'W)海拔为2990米,坡度较缓,被誉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
材料二:下图是智利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

(1)说出智利南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
(2)简析材料一中甲地“世界干极”和乙地“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的成因。
(3)比较材料二中A区域和B区域河流特征的差异。

下图是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及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a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提供的图表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读图b可知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是,并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3)据图b从人口的数量和年龄构成两方面分析目前上海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并提出建议。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说出图中乙区域西海岸的气候类型及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说出乙区域夏季大气环流的特点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说出图中甲、乙两个区域日照时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