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下列材料或用具中: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____;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6)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7)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细菌合成的____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目前基因工程所用的质粒载体主要是以天然细菌质粒的各种元件为基础重新组建的人工质粒,pBR322质粒是较早构建的质粒载体,其主要结构如图一所示。

(1)构建人工质粒时要有抗性基因,以便于________。观察上图,如果A为质粒,则C表示
(2)pBR322分子中有单个EcoRⅠ限制酶作用位点,EcoRⅠ只能识别序列—GAATTC—,并只能在G与A之间切割。若在某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EcoRⅠ的切点,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EcoR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BR322分子中另有单个的BamHⅠ限制酶作用位点,现将经BamHⅠ处理后的质粒与用另一种限制酶BglⅡ处理得到的目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成功地获得了重组质粒。能形成重组质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为受体大肠杆菌应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方便筛选已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二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三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二对照无菌落的位置)。与图三空圈相对应的图二中的菌落表现型是_______,图三结果显示,多数大肠杆菌导入的是______________。
(5)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四种质粒含有E1和E2两种限制酶的识别,Apr表示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Tcr表示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

将两端用E1切开的Tcr基因与用E1切开的质粒X-1混合连接,连接后获得的质粒类型有___。(可多选)

A.X-1 B.X-2 C.X-3 D.X-4

(7分)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检测基因前要通过PCR进行DNA的扩增。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上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变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对碱基和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异常基因。

下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1中获得的小牛,其遗传物质来源于,为一次获得多个细胞B,往往需要向供体2内注入的是促性腺激素,而不是性激素,原因是
(2)将优良公牛的精子收集后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
(3)通过应用2获得小牛,涉及到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4)应用3中的细胞D取自囊胚的,细胞C取自牛胎儿的
(5)应用4中获得二分胚①和②,移植到受体牛中得到两只小牛,两只小牛的性别是
(6)如果体外受精后,在精核与卵核融合之前,用微型吸管除雄核,再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作用类似于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细胞),处理后的受精卵可发育成小鼠。这种方法在动物新品种选育中的显著优点是
(7)如果将外源基因导入牛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牛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牛,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因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回答有关“试管婴儿”的问题:
(1) “试管婴儿”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2)“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下列哪些技术?(填序号)__________ 。
①体外培养 ②人工授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3)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有_______。
(4)在核移植过程中,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到________代以内的转基因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体细胞核移植生产的多利和试管婴儿的过程中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管婴儿的核遗传物质来自一父二母。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血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mg/dL。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
病患者由于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
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静脉输入
以缓解症状。
(2)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由是排除进食后的干扰。
Ⅱ.萤火虫能发光是因为萤火虫体内通过荧光素酶催化的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唯一来源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通常有两条,提取该目的基因的途径最可能是
(2)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运载体的帮助。下列选项是选取运载体的时候必须考虑的有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点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断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3)下列可作为受体细胞的生物有
A.土壤农杆菌B.结核杆菌C.噬菌体D.枯草杆菌
(4)在此转基因工程中,常用质粒作为运载体;在将体外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之前通常要用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使重组基因能够导入受体细胞。(5)由于荧光素酶的特殊作用,人们一直设想将其基因作为实验工具,将它和某一基因连接在一起,通过植物是否发光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已经转入到植物体内,如判断固氮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某植物体内。正常根瘤菌体内的固氮基因与萤火虫体内的荧光素酶基因相比,除了碱基对的顺序、数目不同以外,在结构方面还存在不同点,主要不同是,而荧光素酶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不连续的。
(6)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