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图,a、b、c表示气压值,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①④点。 |
B.①②③④点中表示高空的是②③点 |
C.若①②③④点形成热力环流圈,则气流方向可能为③→②→④→① |
D.①③③④点中,气温最高的点为②点 |
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地等太阳高度线,则a=0°,b=30°,C=60°,P=20°S, N=20°W,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上海夕阳西下 |
B.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
C.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正值小麦种植业的忙碌季节 |
D.摩尔曼斯克有可能出现极夜现象 |
如上题所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点自转线速度大于②点 | B.①、③点位于大陆上 |
C.6月 22日①、③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为①=③ | D.④处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
图甲为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图乙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
A.气温、气压、降水 | B.光照、降水、气温 |
C.气压、光照、气温 | D.降水、气压、光照 |
中央山脉的物种非常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 B.所处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 |
C.东南季风带来充足降水 | D.地壳活跃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 |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震中位置:71.6°W,31.6°S)发生里氏8.3级地震,共造成12人遇难。此次地震( )
A.发生时当地正值中午 |
B.从智利西部海岸向内陆震级逐渐减小 |
C.成因类似于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
D.伤亡人数较少与建筑物的抗震性有关 |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中(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 B.乙山为断块山 |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 D.地形主要为山地 |
海绵城市(如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海绵城市中的( )
A.树木、草坪可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
C.河流、湖泊可调节多雨期和少雨期的降水量 |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
城市小区建设采取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透水铺地等措施,主要作用是( )
A.增强雨水的滞留和下渗 |
B.削弱雨水对建筑物的冲刷 |
C.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
D.保证小区生活和绿化用水 |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的一部分,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低,则( )
A.甲可能位于极地高压带 |
B.乙可能位于副热带高压带 |
C.气流②可能属于信风带 |
D.气流②可能属于西风带 |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甲、乙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环节( )
A.①是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来源 |
B.②不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C.③使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降低 |
D.④的运动方向不受下垫面影响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洋流( )
A.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作用 | B.②为西风漂流 |
C.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湿作用 | D.④影响下易形成渔场 |
如果该图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物质循环模式,甲、乙分别表示岩浆岩和沉积岩,则( )
A.①表示地壳运动过程 | B.②表示内力作用过程 |
C.③表示变质作用过程 | D.④表示外力作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