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78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原子中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8 | B.X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
| C.X原子中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9 | D.X原子中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8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
| 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
|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
|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
15.100 mL 6mol/L 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碳酸钠固体 | B.醋酸钠固体 | C.硫酸钠溶液 | D.硝酸钾溶液 |
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g)+O2(g)
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升高温度 | B.增大压强 | C.使用催化剂 | D.增大反应物浓度 |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 A.2.5 μmol ▪L-1▪min-1和2.0μmol ▪L-1 | B.2.5μmol ▪L-1▪min-1和2.5μmol ▪L-1 |
| C.3.0μmol ▪L-1▪min-1和3.0μmol ▪L-1 | D.5.0μmol ▪L-1▪min-1和3.0μmol ▪L-1 |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
)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 实验 序号 |
初始浓度c/mol·l-1 |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
||
| CH3COCH3 |
HCl |
Br2 |
||
| ① |
0.80 |
0.20 |
0.0010 |
290 |
| ② |
1.60 |
0.20 |
0.0010 |
145 |
| ③ |
0.80 |
0.40 |
0.0010 |
145 |
| ④ |
0.80 |
0.20 |
0.0020 |
580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υ(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υ(Br2)相等
C.增大c(HCl),υ(Br2)增大 D.增大c(Br2),υ(Br2)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