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发应:
Na2SO3+ KIO3+ H2SO4 → __Na2SO4 + K2SO4+ I2 +
(1)配平上面的方程式,在横线上填入系数,在方框填上反应产物
(2)其中氧化剂是 ,若反应中有2.5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是 mol;氧化产物为 mol。
(3)该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较复杂,一般认为发生以下四步反应:
① IO3- +SO32 - IO2- + SO42 - (反应速率慢)
② IO2- + 2SO32 - I- + 2SO42 - (反应速率快)
③ 5I- +6H+ +IO3-3I2 +3H2O (反应速率快)
④ I2 +SO32 - +H2O I- + SO42 -+2H+ (反应速率快)
根据上述步骤推测该反应总的反应速率由_____(填反应编号)步反应决定。
(4)预先加入淀粉溶液,由上述四步反应可以看出必须在_____离子消耗完后,才会使淀粉变蓝的现象产生。
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⑵写出C、G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
⑶写出①、④、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④
反应⑥
⑷写出A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氮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其离子方程式是。为防止环境污染,可用碱液吸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一种钠盐收氮的氧化物。NO与NO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NaOH,该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① CH4(g) + 4 NO2(g) =" 4" NO(g) + CO2(g) +2 H2O(g)△H=" -574" kJ·mol-1
② CH4(g) + 4 NO(g) =" 2" N2(g) + CO2(g) + 2 H2O(g)△H=" -1160" kJ·mol-1
根据①和②,标准状况下的4.48 L CH4恰好将NO2转化为N2时,△H=。
(3)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将3.0 LNO和NO2的混合气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
(4)向含有1mol HNO3的稀硝酸中逐渐加入铁粉,所得氧化产物a、b与铁粉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n3 =p= 。
下图所示反应I、反应II和反应III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其中A、B为化合物,C是温室气体之一,D和K均可用做干燥剂,H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J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反应III和E与G反应的原理相同。
(1)C与J的水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含氧酸的电子式是。
(2)E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J久置后,即便不接触水、空气,本身也逐渐分解生成K,并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工业上测定反应III产品的有效成分J的含量,先将一定量的产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稀硫酸中,使之反应生成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计算出结果。
①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②生成I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8分)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的
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曲线A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曲线B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mL。
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1)若A、D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D分别为(填写化学式,下同)A:,D:。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若A为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为强碱,画出C的电子式。
(4)若A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非金属单质,则A有多种情况,请填写下表,并完成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任填1种情况)
A |
B→C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