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新中国治淮60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1000多亿元,带动其他投入1000多亿元,促进淮河流域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机电井灌区、引黄灌区四大灌溉体系年均灌溉面积增加到1亿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防洪、除涝、灌溉等治理工程累计增粮超过6000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913亿元,淮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昔日水患频发的“水口袋”日益转变成为“米粮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
材料二 长江与淮河同为我国七大水系,长江上的三峡工程,既是水电工程,又是防洪和生态工程。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建成,如何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成为重庆市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2010年10月8日,“绿色长江重庆行动”大型捐资造林公益活动在北京和重庆同时举行。该活动旨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结合其他重点工程造林,在重庆长江两岸造林380万亩,实现绿化全覆盖。重庆市必须以此为契机,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科技等手段,加快依法治江步伐,推动三峡库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治淮6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所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
(2)“绿色长江重庆行动”必须走依法治江之路,简述依法治江的基本要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对开发商提出告诫:房地产商作为社会成员,应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试用有关唯物史观知识分析:
(1)为什么总理要求房地产商“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2)房地产商怎么才能做到“流着道德的血液”?(10分)

由于去年多变的天气导致疫病频发,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降低,同时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推动今年生猪价格上扬。价格上扬对于养猪业来说不一定是“利好消息”。(1)价格上扬对于养猪业来说不一定是“利好消息”。为什么?用有关哲理分析。(2)试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道理分析“如何做好生猪养殖工作?”

关于“个税起征点调整”,是一个人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小张认为:目前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让中低收入者成了纳税主体人群,这不合理,必须调整。若调整到2500元,则一人收入养活三口之家且一人月收入2900元的家庭,既有资格申报公租房,同时又交纳着个税。这对于中低收入者不公平。因此,个税起征点最好上调整到3000元以上。
上述材料用了什么科学思维方法?试分析说明。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此修正案还将醉酒驾车、飙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行为定为犯罪。试分析对刑法进行修正的认识论依据。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中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