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 。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像后换上高倍物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像,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像,原因是 ▲ 。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 。
(4)某同学欲探究当地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对生物染色体变异有无影响,请你利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帮助该同学提出一个研究课题: ▲ 。
(5)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然后把胚具有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C 23°C 23°C 23°C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 ▲ 无关,与 ▲ 有关。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为[];
⑵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⑶结构5为,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形成有关;
⑷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⑸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⑹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⑺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时期的两种形态。
I.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
(1)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输等分别与图中 、 (填标号)有关。
(2)图中的A侧为细胞膜的内侧还是外侧? 。
(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再整齐。细胞膜厚度减少,而膜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增加。对于膜的上述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
(1)A代表分子;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
上图式中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资料2: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的氨基酸:
(1)依据资料1,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
(2)依据资料1,该化合物叫________肽,各个氨基酸之间以_____________连接,这种化学连接的结构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_。
(3)依据资料2,该化合物由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的不同。这几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资料2,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得到氨基酸有_________个。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实验:
(1)在鉴定苹果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将鉴定用的__________试剂注入样液试管后,样液颜色呈__________色。经隔水加热处理,试管中的样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色。
(2)鉴定细胞中脂肪的材料一般用花生,鉴定试剂是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由透明变成了__________色。
(3)将鸡蛋清稀释后滴入__________试剂,可见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色,这可鉴定生物组织中的成分。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________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________。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________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