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多数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参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时说:“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
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
(3)根据上述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这说明了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与此同时,仍有不和谐音符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一座五星级酒店2009年6月9日晚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18人死亡、约70人受伤。由于包括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内的不少外籍人士当时身处酒店内,袭击还造成多名外籍人士伤亡。
材料2:针对联合国安理会12日一致通过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的第1874号决议,朝鲜外务省13日“受委任”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朝鲜核试验的第1874号决议,并宣布在“与美国开始全面对抗的情况下”,采取3项措施以“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自主权”。这3项措施是:新近提取的钚将全部实现武器化;开始进行浓缩铀作业;朝鲜将把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封锁视为战争行为,并将采取坚决的军事对应措施。声明说,朝鲜现在已经对三分之一的燃料棒进行了再处理,同时,为了建设自己的轻水反应堆,朝鲜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浓缩铀的技术开发并已进入了试验阶段。
——据新华社平壤2009年6月13日电
请回答:
(1)20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哪两次灾难性的战争?战争后人类为追求和平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它们给人类留下哪些共同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战争与和平问题?
(3)结合材料回答,除了战争与和平问题之外,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全球性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和平寺位于八达岭长城南麓,由唐代名将尉迟恭督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得名“敕赐和平寺”。2008年7月27日,饱经20世纪战火洗礼的中国老兵,倡议“奥运休战”,控诉战争罪孽,撞响和平寺千年钟声……
——人民网
材料2:所有人都应该放下武器,哪怕只是暂时性的,这种做法可以彰显人性的光辉。
类似的休战可以为战争的参与者重新考虑战争沉重花费的机会,并且考虑重开谈判的大门,让经历战争的平民可以获得解放。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材料3:战争不需要浪漫的情绪,只需要睿智的思想。正像杜黑近百年前预言所云:“胜利总是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美国还会继续尽可能地利用战争,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战争演讲录》
(1)材料1、2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2)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发动局部战争的过程中,打出了什么新的旗号?这些局部战争在战略战术上有何相同之处?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材料一 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国际原子能机构(1AEA)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而共享这一荣誉。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理由是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评奖标准是颁发给那些为“取消或减少常备军”作出巨大贡献的人。
材料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早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2004年1月2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此世界人民作出了哪些努力?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
(3)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作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他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 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1)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它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
(2)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材料二没有希望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想象世上没有占有,我想你不可能做不到。不再贪婪,没有饥饿,四海皆兄弟。想象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世界。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世界就能合而为一。——《想象》约翰·列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何时成立的机构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除了“我”,你还能举出哪几个著名的“梦想家”
(3)20世纪以来,人们强烈渴望和平是基于哪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