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是我国著名“红色"旅游区。据下图和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 红色旅游区 |
旅游客源前五位的省区(2005年) |
| 延安 |
北京、陕西、山西、河南、天津 |
| 井冈山 |
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广东 |
关于①旅游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自然风光独特 |
| B.许多旅游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
| C.地区接待能力不足是其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
| D.位于西部经济地带 |
“客源抽样统计情况”表反映了我国两大“红色”旅游地
| 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和非凡性 | B.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客流量的多少 |
| C.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 D.旅游业发展速度趋缓 |
据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1)—(2)题:
| 气候资料 |
|||||
| 地区 |
1月 |
7月 |
12-次年2月降水量(mm) |
6-8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 ① |
26℃ |
26.5℃ |
640 |
612 |
2480 |
| ② |
-10.7℃ |
24.8℃ |
45 |
320 |
680 |
| ③ |
27.0℃ |
6℃ |
40 |
350 |
740 |
| ④ |
6.4℃ |
27.5℃ |
105 |
425 |
1015 |
气候资料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 | B.①天然橡胶②油菜③葡萄④水稻 |
| 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水稻 | D.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 |
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一致的是:
| A.①一中国北部 | B.②一美国南部 | C.③一澳大利亚南部 | D.④一英国北部 |
图为我国某省,读图回答(1)—(3)题:
甲地区近几年苹果连年丰产,而果农增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
| A.政府部门乱收费,使果农负担过重 |
| B.交通运输比较落后,苹果无法运往市场 |
| C.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成本越来越高 |
| D.果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苹果供大于求 |
乙地区是该省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主要农业区位优势是:
| A.气候 | B.市场 | C.劳力 | D.土壤 |
a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其分布于此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 B.宗教 | C.气候 | D.地形 |
图4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
|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
|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
|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
读图1,回答(1)~(3)题。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 |
| 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
|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
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光照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读下面两图,回答(1)—(2)题:
甲、乙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
| A.混合农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 B.小麦一牧羊带、小麦和林牧业 |
|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 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
甲所在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是:
| A.小麦、玉米 | B.铁矿、铝土 | C.电子产品和服装 | D.羊毛和铁矿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