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面貌。回答1—3题。
1.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开始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最初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非洲与美洲之间的黑奴贸易
2.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
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改良了蒸汽机 D.研制了发电机
3.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
|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
|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
|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
马克思在评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这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A.天主教权威和专制王权 | B.天主教权威与马丁•路德宣扬的宗教思想 |
| C.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 |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 |
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 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 | 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 |
| C.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 | 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的商鞅变法相比,相似之处是
| A.改革科举选拔制度 |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 C.改制地方行政区划 | D.改变土地所有制度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
|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