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1—4题。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这一局面集中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主权在民思想                        D.进化论原理
4.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现许多有深刻社会影响的口号、标语等。下列口号接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公社好 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③科教兴国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主要是由于()

A.首次触及并局部改变了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
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C.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D.派遣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下图是中国近代一张火柴的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
B.中国近代轻工业发展较快
C.抵制洋货运动的坚强决心
D.“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

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B.外商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