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回答1—5题。
1.下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
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 A.经营效益的变化 |
| B.分配制度的变化 |
| C.生产方式的变化 |
|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
2.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
|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
下图EF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规 |
|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
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 B.一五计划制定与实施 |
| C.开辟经济特区 |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科学发展”和“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 C.③②④① | D.②③①④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 )
| A.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
| B.改良还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 |
|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
| D.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 )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B.实行全民族抗战 |
|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
| 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
|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
|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
|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
|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
|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
| 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