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四洲志》 B.魏源《海国图志》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梁启超《变法通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亩税”。这两条途径最终完成汇合是

A.唐朝的两税法 B.宋朝的募役法
C.明朝的一条鞭法 D.清朝的“摊丁人亩”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2009年11月27日,电影《花木兰》开始上映。它讲述了北魏时期一个姑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这则故事蕴含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封建社会农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B.封建伦理道德对当时社会生活影响非常深刻
C.男耕女织是当时基本的分工方式 D.封建政府提倡男女平等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 B.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
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皇权高度加强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