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这表明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 ②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③使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④对中国传统经济构成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
请你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下列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朝田亩制度》
C.天国兴衰 D.《资政新篇》

“是时洋船八十余艘,炮声震江岸,自瓜洲至仪征之盐艘巨舶,焚烧一空,火光百余里。……六月二十八日,遂逼江宁(南京),东南大震。”材料记述的侵略暴行发生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4年 D.1900年

17世纪中期的中国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而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海外贸易。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中、英两国

A.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因素 B.统治集团的态度
C.在世界市场所处的地位 D.海上力量的强弱

苏州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明清时期盛泽镇的发展历程表明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工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走向瓦解 D.海外贸易推动手工业兴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