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 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20世纪初期 | B.19世纪中期 |
C.18世纪中期 | D.17世纪初期 |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
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
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A.法国 | B.荷兰 | C.西班牙 | D.意大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