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
A.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
B.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
D.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
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与理学思想的交锋 | 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骄横好胜的江都王(今扬州)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B.“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
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各种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这其中不包括()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