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率先实现 的战略目标。
| A.科技现代化 | B.全面素质教育 |
| C.规范办学 | D.教育现代化 |
1949年4月,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既表达了彻底革命的精神,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人间正道是沧桑”表明了
①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目前,我国国内家电连锁机构过度重视规模至上的信条,将店面数量上的竞争错误地当作压倒性的优势来对待,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对企业质的提高。上述材料表明
| A.量变对事物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
| B.要把重视数量变化与重视质的变化统一起来 |
| C.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
| D.质变就是事物在数量上相加的结果 |
2006年7月25日 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河南交通安全条例》,将增设“轻微违法行为,警告后予以放行”条款。这一消息透漏后,立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蚁穴,就能毁掉千里堤坝,一次次小的轻微的交通违法就可能发展到大的交通事故。上述认识的哲学依据是
| A.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B.任何微小的变化最终都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
| 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
|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质变的发生 |
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浓缩了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顽强毅力和大智大勇,以及在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成长壮大的强大生命力。从哲学上看,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是因为他们
①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 ②坚信精神力量对实践的重大作用
③对待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认识到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06年7月12日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政府对非法传销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非法传销机构开始频频“变脸”,他们打着诸如“人际网络”、“人户网卡”之类的新旗号使人上当受骗。“变脸”后的传销
| A.是新事物,因为它的形式是新的 |
| B.是新事物,因为它打着新旗号 |
| C.是旧事物,因为它违背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
| D.是旧事物,因为他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