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山师表》中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 )
A.麻纺织品 | B.棉纺织品 | C.毛纺织品 | D.丝织品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
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凋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
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生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材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①带来先进生产技术②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③导致经济重心南移④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④ |
1916年,有人在某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尤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按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此报刊应该是( )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谢”是指()
A.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 B.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 D.中国经济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