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平衡体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g)+B(g) C(g)
B.(t1+5)min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在t1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t1 mol·L-1·min-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
C.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
D.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标准状况下HCl与N2的混合气,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8,进行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22mol·L—1 | B.0.045 mol·L—1 | C.0.8 mol·L—1 | D.0.1 mol·L—1 |
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 |
C6H5ONa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Ca(OH)2溶液 |
关于反应K37ClO3+6H35Cl=KCl+3Cl2↑+3H2O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KCl中含有35Cl | B.KCl中含有37Cl |
C.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 | D.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e- |
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⑤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⑥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⑦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A.①②⑦ | B.②③⑥ | C.①④⑤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