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硫酸中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OH-+H+= H2O |
B.将氯气通入氯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l- |
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
D.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分类 |
纯净物 |
混合物 |
强电解质 |
弱电解质 |
非电解质 |
A |
重水 |
氨水 |
氯化钾 |
碳酸钙 |
二氧化碳 |
B |
冰醋酸 |
漂白粉 |
硫酸钡 |
氟化氢 |
氨气 |
C |
胆矾 |
水泥 |
苛性钠 |
亚硫酸 |
石灰石 |
D |
氯化氢 |
分馏汽油 |
硝酸 |
醋酸 |
氯气 |
如图是乙醇燃料电池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若用此装置给铁棒上镀上层银,则N电极改用铁电极,M电极改用银电极 |
B.甲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12e-+3H2O=2CO2+12H+ |
C.甲池KOH溶液中经过0.05mol电子时,理论上乙池中的M电极质量增加5.40g |
D.M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2.3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电子数为0.1NA |
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
C.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所含原子数为2NA |
D.5.6g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2NA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设计、现象记录、结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设计 |
现象记录 |
结论解释 |
|
A |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 上加热 |
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 |
熔点:Al2 O3>Al |
B |
把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 |
试纸变红 |
浓硫酸具有酸性 |
C |
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 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加入Na2O2粉末前,原氯化 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
D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含有Na+,无K+ |
O、S、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Na、Mg、Cl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玻璃、水泥成分中都含有O、Si、Al三种元素 |
B.从海水中制备Na、Mg、Al三种元素单质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C.电解熔融状态的SiO2、Al2O3可以制得Si、Al,且都有氧气生成 |
D.加热蒸干NaCl、MgCl2溶液时可以得到晶体NaCl、Mg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