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朝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书法道美;四曰制,文理优长。"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吏部选官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
B.重视被选者的道德、仪表气质和语言表达、书法、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C.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和社会对官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很高
D.有利于巩固和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对图片的合理解释是(  )

A.

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

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

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

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内阁逐渐走向集权

B.

内阁议会权限不明

C.

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D.

议会体制受到损害

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

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

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

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

A.

强调人的个性

B.

屈从命运安排

C.

反对宗教教义

D.

相信社会进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