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份宝贵的“遗产”,它不包括
A.用法律途径化解社会矛盾的方法 |
B.执行“不偏不倚”的政策 |
C.关注下层平民利益的价值观 |
D.收回萨拉米岛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 B.实行仁政 | C.强调教化 | D.为政以德 |
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
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十分重视门下省职能的发挥 | B.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 D.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重要性 |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
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
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
A.建立四百人会议 | B.颁布解负令 |
C.设立陪审法庭 | D.发放观剧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