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以你的推论,罗丹所
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 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 C.③①④② | D.③④①② |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在“中体”中偷运“西学”向皇帝阐述“必当变法”的道理,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弘扬民族文化
②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亡
③减少变法的阻力
④有利于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 A.①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是
①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④外商在华开办的企业
| A.①②④ | B.②③ |
| C.①③ | D.②③④ |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 | B.强学会的成立 |
| C.《中外纪闻》的创办 | D.“公车上书” |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 A.没有区别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
| 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
| C.没有认清清朝的腐朽和西方的先进 |
| D.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彻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