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
材料二:中央要求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省区市纷纷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10年ll月,我国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同比分别提高7.1%和8.8%,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
材料三: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果断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政策。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2011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2010年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阐述政府相关举措的经济学依据。
(3)说明材料中党中央调整经济政策的政治学依据。
(4)上述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材料一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天津市将继承传统文化脉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推进“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计划”;鼓励各界人士参与天津市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的保护与传承;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的生态文化素养。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依据材料一,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
材料二2013年春节期间,延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新浪微博发起的“持续雾霾是否该禁放鞭炮”话题引发500多万条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禁放,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污染、增加安全事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不应禁放,不放鞭炮,就没了年味儿”。
(2)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出3点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各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欧债危机产生的深刻原因之一,是欧洲福利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难以为继,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面临政府福利开支不断超过财政收入的局面,这与欧洲大陆和北欧多数国家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关。
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国家属于什么市场经济模式,并加以评价。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于是主动去调查,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
(2)治理雾霾,须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作为。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的“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平台、新亮点。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也是保障农民权益当务之急。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三权分离”有何经济意义?
材料二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通过对乡土文化积极的全方位延承的保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2)请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怎样对我国的乡土文化进行全方位延承的保护?
材料三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辖区内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城镇的落户问题。到2020年,中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和政策改革的哲学依据。
在2014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一【经济数据】
图2金砖国家GDP同比增长率(%)
年份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巴西 |
2.6 |
1.0 |
2.4 |
俄罗斯 |
4.3 |
3.5 |
1.6 |
印度 |
6.2 |
5.0 |
4.7 |
南非 |
3.1 |
2.5 |
1.9 |
201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1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22.2%、22.8%和18.4%。2014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7.5%左右,能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
——数据于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1)材料一的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紧扣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知识,分析如何实现2014年的GDP预期增长目标?
【自我革命与改革突破】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指出,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