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时,需要对金属丝的电阻进行测量,已知金属丝的电阻值Rx约为20Ω。一位同学用伏安法对这个电阻的阻值进行了比较精确的测量,这位同学想使被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尽可能的大。他可选用的器材有:

电源E:电动势为8V,内阻为1.0Ω;
电流表 :量程0.6A,内阻约为0.50Ω;
电压表:量程10V,内阻约为10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电阻值为5.0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根据上述条件,测量时电流表应采用____________。(选填“外接法”或“内接法” )
②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若在上述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且电流表内阻RA、电压表内阻RV均为已知量,用测量物理量和电表内阻计算金属丝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老师带着几名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登上一山峰后,他们想粗略测出山顶处的重力加速度。于是他们用细线拴好石块P系在树干上做成一个简易单摆,如图所示。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钢卷尺、秒表进行相应的测量。同学们首先测出摆长L,然后将石块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石块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1)利用测量数据计算山顶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2)若某次用秒表测量若干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所时间为t=s
(3)若同学们在某次测量中,振动周期测量正确,但测量摆长时从悬点一直量到石块下端,所以用这次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山顶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

(1)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
(3)从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cm.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 + 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准备了下列仪器:

A.白炽灯 B.双窄缝 C.单窄缝片 D.滤光片E.毛玻璃光屏

(1)把以上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在某次实验中,用某种单色光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其中亮纹ac的位置利用测量头上的分划板确定,如图所示.其中表示a纹位置(如图甲所示)的手轮读数为________mm,表示c纹位置(如图乙所示)的手轮读数为________mm.

(3)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18 mm,双缝与屏的距离为500 mm,则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μm.

在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l节
B.滑动变阻器(0~50Ω)
C.滑动变阻器{0~175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0—0.6 A)
G.电流表(0一3 A)
(1)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
(2)画出实验电路图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V,内电阻r __________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