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在一篇题为“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的文章中说:“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秦始皇消灭的“旧时代”最主要是()

A.分封诸侯的时代 B.土地国有制的时代
C.分裂割据的时代 D.世卿世禄制的时代

下面两图中的工程或工具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是()

A.粮食运输 B.灌 C.围湖造田 D.扩大耕地

1943年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