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关系的是
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一边倒”方针 |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 |
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 |
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鸦片战争以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林则徐、魏源作为这一思想的先行者,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抵御了外来侵略 |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
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的原因主要是( )。
A.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 B.国家的分裂 |
C.战争的频繁 | D.文人的刻苦用功 |
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A.风俗画 | B.宫廷画 | C.文人画 | D.山水画 |
“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
《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